加入编程社后,叶枫发现这里的氛围确实很合他胃口。
每周一次的技术分享会固定在信息楼一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举行,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有白板、投影仪、几排电脑和一群眼神里带着光的技术爱好者。
今天轮到新社员分享自己的编程项目。
叶枫坐在中后排,安静地看着前面几个同学演示自己写的小工具或者算法。
苏婷作为社长和核心骨干,坐在第一排靠边的位置,面前摊着笔记本和笔,神情专注。
她偶尔会微微蹙眉,或者快速在笔记本上记下什么。
轮到叶枫了。
他走到讲台前,连接好自己的笔记本,打开了屏幕共享。
他做的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雏形,能把输入的金融数据用动态图表展示出来,还加入了一些基础的波动分析功能。
大家好,我是叶枫,金融系大一。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金融数据可视化工具,还在很初级的阶段…
…
叶枫的声音很平静,没有新人的紧张,条理清晰地介绍着自己的想法,用了哪些技术,目前实现的功能以及遇到的难点。
他操作着程序,输入模拟数据,屏幕上立刻出现了清晰明了的折线图、柱状图,数据点随着时间动态变化,旁边还有实时的简单统计信息。
虽然界面还很朴素,功能也基础,但逻辑清晰,运行流畅,对于一个刚自学编程没多久的大一新生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底下响起几声低低的哦~不错啊的赞叹。
陈浩和李强也跟着过来看热闹,纯粹是给叶枫捧场,虽然听得是云里雾里,但不妨碍他们俩在下面偷偷给叶枫竖大拇指。
演示结束,叶枫看向台下:大概就是这样,请学长学姐们指教。
按照惯例,核心成员会进行点评。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叶枫,都下意识地投向了第一排那个清冷的身影。
苏婷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眸看向投影屏幕,又扫了一眼叶枫笔记本上显示的代码窗口。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划了几下,然后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清冽、平稳的调子,穿透了安静的实验室。
叶枫同学。
她准确地叫出了他的名字。
整体思路清晰,基础功能实现完整。
她的开场白很直接,没有客套的表扬,几个关键问题。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直指核心: 第一,数据处理效率。
你用的循环遍历方式,在数据量增大时会有明显瓶颈。
建议改用向量化操作。
第二,图表交互性不足。
用户无法点击查看具体数据点信息。
可以考虑引入Plotly这类交互性更强的库替代基础绘图。
第三,波动率计算逻辑过于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