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泰山之巅的封禅坛在晨光中巍然矗立。
汉白玉石阶上刻着飞龙纹样,在朝阳下泛着圣洁的光泽。
祭坛四周旌旗招展,绣着金龙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而这一天,就是封禅大典,隆重而庄严。
礼官身着玄端朝服,手持玉笏肃立在祭坛两侧。
他们的衣袂在晨风中纹丝不动,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
青铜祭器在坛前整齐排列,袅袅青烟从兽面纹香炉中升起,带着檀香的庄严肃穆。
在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文武百官在列,文官着绛紫朝服,武官披明光铠,从祭坛前方一直排列到山腰。
他们手持象牙笏板,垂首恭立,朝冠上的珠旒在晨光中微微晃动。
太常寺的乐工们手持编钟、玉磬,肃立在祭坛东南角,等待着吉时的到来。
外围围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们,从山腰一直延伸到山脚下,人潮如织,摩肩接踵。
农夫们穿着浆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踮着脚尖向祭坛张望。
商贾们身着绸缎长衫,手中还攥着暂时歇业的告牌。
妇人们抱着孩童,孩童手中挥舞着新编的柳条环。
他们都是来观望这一隆重、庄严、神圣的时刻。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朝圣般的虔诚,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山顶的祭坛。
人群中个个神情激动,充满了狂热的神情。
老翁捋着花白的胡须,眼眶湿润地望向祭坛。
少年兴奋地攀着树枝,脖子伸得老长。
少女们捧着新采的野花,脸颊因激动而泛着红晕。
有个壮汉忍不住挥舞着拳头,又被身旁的老者轻声制止。
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低声吟诵着颂文,手指还在空中比划着笔画。
他们歌颂着皇帝。
山脚下突然响起一声高呼:“陛下万岁!”
这呼喊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顿时激起千层浪。
“万岁!”的声浪从山脚向山顶蔓延,百姓们纷纷跪拜在地。
一个老农用生满老茧的手掌擦拭眼角,哽咽着念叨:“圣天子啊......”
商贾们将算盘和账本放在地上,虔诚地叩首。
妇人们教导怀中的稚子学着大人的模样作揖。
声浪一重高过一重,在群山间回荡,惊起了林间的飞鸟。
朝阳完全跃出云海,将万丈金光洒向祭坛。
礼官抬头望了望天色,缓缓举起手中的玉圭。
吉时已到,整个泰山仿佛都屏住了呼吸。
泰山脚下人潮涌动,晨光穿过薄雾,在万千百姓虔诚的面容上镀了一层金辉。
祭坛上香烟袅袅,庄严的礼乐声在山谷间回荡。
而李婉和谢道清以及她们的侍女也在人群中。
李婉身着天蓝色襦裙,纤细的腰身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窈窕。
她微微踮起脚尖,衣领下的脖颈线条优美地伸展。
谢道清一袭月白宫装,银线绣成的云纹在晨光中流转,修长的身姿在拥挤的人群中依然保持着优雅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