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历瞬小说

历瞬小说

首页 书架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94章 基钦纳下台

第94章 基钦纳下台(1 / 2)

第94章基钦纳下台

鲁路修衣锦还乡的同时,不吉利海峡的对岸,最近这段时间,布列颠尼亚国内的形势,可是一点都不太平。

海军累计被击沉了1艘战列舰、15艘前无畏舰、3艘战巡,总共19艘大型军舰永久性损失,海军士兵战死溺毙被俘总计1万7千多人。

如此惨重的损失,没有人负责,怎么交代得过去?

陆军就更离谱了,远征军被全歼,总司令约翰弗伦奇元帅直接投降敌人了。为期数月的伊普尔敦刻尔克战役,最终以陆军被歼灭21万余人收场。

而海军付出那么大的牺牲去救陆军,最后效果也只是略微能拿来当遮羞布罢了——

布国陆军在敦刻尔克包围圈合围之前,提前把战损严重的第3军撤回国内休整了,当时第3军相当一部分士兵都已经是伤兵,算是勉强保住了陆军中唯一一个成建制的军级单位。

剩下被成建制救回来的,只有第4军的第29师、骑兵军的骑1师,这两个师级单位。他们撤回来的时候,还带了总计2万人左右的其他友军和伤员。

整个布国陆军的老兵,只剩下4个师级编制,其余全都是被打散的散兵游勇。

最终,参加过欧洲大陆上血战的老兵,含伤兵在内,总共回来了4万5千人。

陆军老兵的总人数,从战前的26万人,锐减到4万5千人,这损失的可不仅仅是21万多人那么简单,还会极大地压制陆军训练、扩军的速度。

老兵死伤被俘了80,靠着剩下的20种子再想带新兵,至少会拖慢一整轮训练周期——因为当时的以老带新扩军模式,基本上是以每轮三到五倍的比例扩张的。而每一轮的训练和作战磨合期,至少是半年。

也就是说,新设1个下辖4营的团,至少要有1个营的老兵,掺杂上3个营的新兵,才能成军。否则老兵的比例再低,训练效率和部队战力就无法保证了。

而布国能调集到的陆军老兵总数含殖民地军队,从26万人锐减到4万5千人,差不多就是损失了一整轮扩张周期。

至少要半年后,到今年8月份,布列颠尼亚的陆军可战之兵,才能恢复到20多万的规模,而原本地球历史上到那个时间点,布国可用的陆军理论上可以逼近百万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因为后来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战役里又损失了一大票

然后再过半年,他们差不多就有能力发起索姆河战役了。

而现在这个节奏被硬生生打断,布国陆军的建设周期等于是整体往后拖了半年。

损失20万陆军老兵,这在他们的盟友法兰克国看来,或许不算什么,开战以来,法兰克人都损失过好多个20万了。

但那是因为法兰克是陆军大国,战前就维持了百万老兵,一边打仗磨练一边扩军,多损失几个20万也还撑得住。

布列颠尼亚这种陆军小国,种子就这么点,20万绝对是重伤了根基。

原本历史上今年上半年就发动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如今肯定是发动不起来了,至少拖到下半年。而且就算去了,部队的规模和战力也无法和原本历史上相提并论。

东线战场,缺乏了布军牵制奥斯曼陆军,露沙人的压力也会更大,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都有可能发生。

为了如此惨重的损失,2月23号开始,也就是对面德玛尼亚人在报纸上大肆宣扬“活捉迫降弗伦奇”消息的当天,伦敦的布国内阁就发生了一场不小的人事地震。

大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保守派也对在朝的自由派发动了猛烈的抨击,逼着阿斯奎斯首相必须追责,拿掉几个大臣以承担人民的怒火。如果不拿掉的话,那就让阿斯奎斯首相自己滚蛋吧!

这事儿还没吵出个结果,到了3月初,又传回一堆新的噩耗,居然有少量布军被俘士兵主动投敌、表态愿意为德玛尼亚人而战!还有相当一批阿三战俘也倒戈了,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保守派随即对阿斯奎斯首相的自由派内阁,发起了更猛烈的抨击和问责!

这种抨击,在3月2日的上议院开会时,达到了最高潮。

……

3月2日,上午,伦敦,上议院会场。

刚刚开会,保守派的领袖安德鲁博纳劳就率先对首相发起了猛烈抨击:“阿斯奎斯首相!历史已经证明,你们这种散漫的作风,根本不适合在战时这种严酷的环境下领导大布列颠尼亚帝国!”

随后,博纳劳的心腹、作为报业大亨和传媒巨头的保守派议员马克艾提肯(axaitken)就立刻跟进,火力全开:

“你们不但战场上无能,而且用的人毫无意志力可言、毫无荣誉感和忠诚可言,只是一群墙头草!你们派出去的将军,只会卑躬屈膝主动投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