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前一天摆摊之后,口耳相传得知了这个独特的“竹韵墨香”系列,特地赶来想要买上一个,毕竟苏一凡他们的定价并不高。
苏一凡、贾斌、魏大循三人轮流上阵,热情地介绍着产品的特点与背后的故事,他们的真诚与专业赢得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何老师,我跟你说,一凡的这一手,甚至还征服了一个画家,他把我们摊位上剩下的竹韵墨香都给包圆了,还一直说,这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听着魏大循的讲述,何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觉得,咱们以后可以慢慢把这个项目转交给村里人,毕竟我们这几个人,也不可能靠着这个去赚钱,但村里人或许需要呢。”
苏一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余三人自然没什么意见,毕竟创意是苏一凡的。
何炯对此表示赞同:“确实,我们可以教会村里一些年轻人,让他们来接手。”
贾斌也点头道:“这样不仅能给村里带来收入,还能让篾匠大爷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魏大循笑着说:“说不定以后这村子就成了有名的竹编村了呢!”
四人相视一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们决定在节目播出之前,好好地和村长老伯商量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等到节目播出再做打算,那估计会赶不上其他地方的人,毕竟篾匠又不止他们村里有。
竹韵墨香又没有注册商标什么的,或者是申请专利什么的,自然是谁都可以做的,那么,抢占先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何老师,你猜我们最后赚了多少钱?”
说着说着,又有人把话题转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个。
“多少钱?”
“一分没赚,我们全给花了。”
三人把他们买的一些东西亮了出来,放在了何炯面前。
“导演那边不是因为我们每次赚了钱,就给送嘉宾过来嘛,咱们就先自己把钱花了,省得嘉宾们来了之后,一顿折腾。”
虽然,他们知道,这样也阻止不了导演组给他们下套,但至少他们给小卖部的开业攒下了基础。
他们在卖完竹韵墨香后,从一家批发部里,买了一堆的日用百货。
何炯对于几人的做法,自然是举双手赞同。
“哈哈,你们这招‘未雨绸缪’可真是高明!”何炯笑着道,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看来我们的小卖部很快就能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了。
此时的闫敏,看着四人热聊的场景,没有丝毫的不开心,作为一个综艺导演,他乐得看到这样一幕。
在他看来,戏剧表演需要冲突,而综艺节目同样也需要冲突,这样才能让观众看到其中的精彩,不然的话,他还不如去拍纪录片。
也不用换地方,就在这个村子里,就用那位篾匠大爷做文章就可以了。
镜头里,几人聊了一会儿后,贾斌就去厨房准备晚饭去了,而苏一凡则是拿着何炯带回来的竹编制品去再加工了。
他答应过何炯和贾斌,这一次不打算再熬夜了,早点写完,早点收工。
何炯和魏大循也主动站出来,跟着苏一凡去帮忙了。
虽然说,写字什么的他们比不上苏一凡,但至少可以在苏一凡写完之后,帮忙干点其他的活儿。
经过这两天的琢磨,他们也发现了“竹韵墨香”的一个缺点,就是遇水容易“花”。
毕竟,苏一凡用的只是普通的墨水,并不能防水。
所以,他们决定在第二批产品上,做个升级改造。
卖货的钱中,有一部分就用来买防水性能好的胶了。
在苏一凡写完作品后,先是经过晾干处理,然后由何炯和魏大循两人负责涂抹防水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