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现在点一盏。”岑再思不容拒绝道。她招手,一个刻着划痕的家务傀儡溜溜达达从里屋捧着石质的托盘滚出来。石盘正中摆了个金色莲花托,莲花托着枚玉盏,玉盏中清亮的灵油凝固不动,表面泛着层朦朦的淡红柔光。点什么?祁白似乎一时间难以理解这句话。“你并非岑氏族人,命灯不可放入千阁中。”岑大小姐理所当然地说着,她耐心地处理闭关冲击金丹前最后的事宜,“这盏命灯点燃之后就放我院中,出关之时我便能立刻知晓你是否出事。”祁白有点听不进去。他好像胡乱地“哦哦”两声,也可能只“哦”了一声。总之呆呆地并指运功,失去了思考能力地,依靠着一些本能,从心头取出一滴浑圆饱满的精血,又将它引至那无头傀儡托盘上的玉盏之中。腾地,命灯燃起。此时尚是白日,祁白却恍然如置身于黑夜中的昏昏烛火之下。好半晌,终于回神。他凝眸看那盏命灯,摇曳的微红灯焰后面,岑再思微微垂眸,似乎在思考什么。她脸上,灯焰温暖的投影在轻轻跳动。祁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自己将要落去何方。在明洲时,在秘境时,他的性命都好像一只轻飘飘的浮萍,在空中无处落脚。直到此刻,祁白才终于意识到:他轻飘飘地落进了这方小院中。即使小院的主人并没有在看他,也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允许他在这里点起一盏烛火。出关三寻境西,菱洲。几轮日月流转,又值仲秋收获的季节,菱洲前两日自北而南地开始了一年一度热火朝天的主收静心菱活动。为此岑家特意把主支分支包括外门在内,所有没在闭关的筑基及以下修士通通驱赶出来,一人给派发了一个“帮助菱洲百姓秋收”的任务。上至家主亲女岑煦,下至去年才刚刚加入岑家的外门修士,人人无一例外地抄起自己的法器,挽起自己的裤腿,就这么站进了菱洲百姓们家门口的水田里。——菱洲是个奇妙的地方。这里水土肥沃、气候温和、灵气充沛,是个种植灵植灵材的绝佳宝地。但这里又靠近魔域,再往南多飞上一个时辰就能坐到一群邪修的中间跟他们把酒言欢,是境西七洲中唯一毗邻魔域的两洲之一,虽有天险阻挡魔潮,魔气也始终隐隐约约地侵蚀着这里。但即使如此,勤劳勇敢的菱洲百姓们依然不会放弃“种田”这个大多数普通凡人在修真界的终身事业。“仙师,就还剩最后一块地没收了!”挽着发髻戴着头巾的中年农妇就猫在几十步之外的大石之后,从侧边伸长脖颈,遥遥关切着田间地头的秋收情况,手里还拎了壶特意打好的灵泉,预备待会儿殷勤给干完活的两位仙师小姑娘送过去。仙师指的是岑家派来帮她们秋收的修士,每年都会有。这些修士大多看起来年纪尚小,目光清澈,下田干活的姿势生涩又笨拙。但再生涩再笨拙也没关系,她们会仙术,那么一切不会干活的问题都能在神奇的仙术面前迎刃而解。站在大娘家水田中的岑渔闻言缓缓舒了口气,她看一眼在田边空地上已经垒得如同座小丘的静心菱,再看一眼最后一亩等待她们收割的水田。“最后一亩了。”岑渔咬牙切齿。她才刚修炼至炼气七层,今年第一次跟随族姐出来完成这个一年一度的固定秋收任务。族姐已经筑基,比她稳重得多,秋收的经验比她丰富得多,所以语气也比她沉重得多:“这才第一户,这个村还有八家在等着呢。”岑渔:“……”修士数量远低于凡人数量,就是这个下场。尤其在菱洲这片奇妙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百姓们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找到了最适合这片土地的神奇农作物——静心菱。作为一种灵植,静心菱的优点是所含灵气浓郁且有静心养神之效,是大多数静心类丹药的重要主材。而且养起来也相对简单,没有什么灵气、养料方面的特殊要求,只要肯花时间照料,就算是没有灵力不会法术的凡人也能种植。更为重要的优点是,在魔气与灵气的某种对冲之下,种植静心菱的淤泥中还能伴随凝结出能够温养神魂的温灵石。近些年出现神魂问题的修士越来越多,整个三寻境大部分世家宗门中使用的温灵石,大部分都来自于从菱洲飞出的灵舟。但静心菱的缺点同样是因为魔气与灵气的某种对冲,导致它们的状态并不稳定。在成熟被收获的时候,一片水田中的静心菱有相当概率会异变成为具有极强攻击性的乱心菱,连带它们伴生的温灵石也会成为一块凝结魔气的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