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瓷器最后怎么样了?“秦渊询问案件的结果。
“很遗憾,没能追回,“张师傅摇头,“据了解,它在伦敦的一家拍卖行被拍卖了,现在在一个私人收藏家手中。“
“拍卖的委托人是谁?“
“这个就有意思了,“张师傅翻到卷宗的最后几页,“委托人使用的是化名,而且通过代理律师进行的交易,真实身份始终没有查明。“
秦渊仔细阅读着相关记录,发现了一个重要细节。
“您看这里,“秦渊指着一段记录,“委托拍卖的代理人是一个叫'陈美玲'的女性,当时提供了看似合法的身份证明。“
“是的,但后来调查发现这个身份是伪造的,“张师傅解释道,“不过人早就消失了,至今没有找到。“
“有这个陈美玲的照片或者其他信息吗?“
“有的,当时拍卖行的监控录像还保存着,“张师傅查看着记录,“而且英国警方也有相关的调查材料。“
这个发现让秦渊非常兴奋。如果能够证实这个陈美玲和杜鹃一样都是黑鸦的手下,那就可以进一步确认黑鸦的身份和活动范围。
“能联系英国警方,获得相关材料吗?“秦渊询问。
“这个需要通过外交和司法渠道,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张师傅回答,“不过我可以先帮您联系相关部门。“
秦渊继续研究这起案件的细节,发现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您看,这起案件的受害者是上海的一位收藏家,姓王,“秦渊指着卷宗,“案发前几个月,他家里新雇佣了一个保姆,案发后这个保姆也消失了。“
“这和您现在调查的案件确实很相似,“张师傅赞同道,“都是通过内部人员获取信息。“
“而且时间间隔也很有规律,“秦渊分析道,“这起瓷器案是两年前,宝石案是现在,中间间隔两年,说明黑鸦可能有固定的作案周期。“
这个发现让秦渊意识到,黑鸦很可能不是临时起意的罪犯,而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定期实施高价值盗窃的专业犯罪集团头目。
“张师傅,这个王先生现在还住在上海吗?“秦渊询问受害者的情况。
“应该是的,当时的联系地址在XH区,“张师傅查看着记录,“不过两年过去了,不知道有没有搬家。“
“我想去上海见见这位王先生,“秦渊决定道,“也许能从他那里了解到更多当年的情况。“
“好主意,受害者往往能提供一些官方调查忽略的细节,“张师傅支持这个想法。
下午,秦渊联系了李建军上校,汇报了自己的发现。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李建军在电话里说道,“这起瓷器案确实和我们现在的案件有很多相似之处。我支持你去上海调查,但要小心行事。“
“我明白,如果这真的是黑鸦的案件,说明他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调查,“秦渊提醒道,“而且他可能已经开始清理相关线索了。“
“那你更要抓紧时间,“李建军强调,“我会安排上海方面的同事配合你的调查。“
当天晚上,秦渊就订了第二天一早飞往上海的机票。岳鸣主动请求同行,被秦渊同意了。
“教官,您觉得那个王先生会配合我们吗?“岳鸣在准备行李时询问。
“应该会的,毕竟他也是受害者,肯定希望能抓住罪犯,“秦渊分析道,“而且如果我们能证明这些案件都是同一个犯罪集团所为,对于追回他的文物也是有帮助的。“
第二天上午,秦渊和岳鸣到达了上海。SH市公安局的同事已经在机场等候,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刑侦支队的李队长。
“秦教官,欢迎来到上海,“李队长热情地握手,“关于那起瓷器案,我们一直很重视,但确实线索有限。“
“谢谢配合,我们主要是想了解一些当年的细节,“秦渊说明来意,“特别是那个消失的保姆的情况。“
“这个我们有记录,她叫刘燕,当时三十多岁,来自安徽农村,“李队长介绍道,“案发后我们进行了全面调查,但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有照片吗?“
“有的,身份证照片还保存着,“李队长回答,“不过我们怀疑这个身份也可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