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给谢逍发完消息后,林眠忙工作,头昏脑涨的,完全没空理会其他。
直到快下班,才看到他的回复。
【谢逍:晚上一起吃饭,我来接你。
】 搞文字工作,林眠是专业的,她一眼看出字里行间的细微差别。
这条消息是陈述句,带着毋庸置疑的肯定,和谢逍以前约饭的口吻不一样。
他的笃定,让她多了几分好奇。
林眠盯着屏幕,捡日不如撞日,那就坦白局。
上天的安排,最大嘛!
她敲下一个字:【好。
】 忽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咚咚骇人。
萧红,你出来一下!
来人阴沉着脸,眼神在关乐乐后脑勺停留片刻。
林眠会意,不动声色揣起手机跟出去。
有种不详的预感。
来人叫赵晓宁,趣可杂志的校对主任,四十来岁,行事一丝不苟,以严苛到极致的校对要求享誉业界。
据说当年赵晓宁科一满分,系统判定作弊,她气不过,轴劲上头,刷刷刷当场连答三遍,次次满分,震惊驾校。
赵晓宁走得脚下生风,穿过大开间,径直出了编辑部大门。
出校样阶段最怕校对突袭,林眠忐忑不已。
赵晓宁用力推开电梯井旁边的防火门,消防楼梯间空无一人。
强调过无数次,不要使用网络用语,你们怎么回事啊!
赵晓宁质问。
林眠:什么网络用语?
她实在摸不着头脑。
不滥用网络语言是纸媒组稿底线。
别说她升任主编不久,就是刚进杂志社做编辑,她也从没犯过这种低级错误。
赵晓宁亮出校样照片,我需要一个解释。
林眠狐疑着接过,眉头越拧越紧。
见鬼了!
这篇稿子,并不是她提交终审的那版。
核红后的稿件她记得,唯独没有这篇。
兹事体大。
破防!
这个词每次开会都强调,不要用不要用,你看看这篇稿件,一共八百字,每隔两百字就会出现一次!
你们怎么审的?
赵晓宁措辞十分谨慎。
林眠语塞。
媒介迭代,短视频迎来井喷式增长,杂志的出刊却更加严格。
四年前,趣可调整了编校流程,由原来的三审二校变成三审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