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历瞬小说

历瞬小说

首页 书架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芋头番薯与沙西米 > 第一篇犁阿尬

第一篇犁阿尬(1 / 6)

早期在树林与山佳交界地带,自清代以来便有零星开采的煤矿,日治时期更积极规划矿权、开辟矿坑,使这里成为当时台北盆地重要的燃料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北投原本以陶瓷制品闻名,但在日本接收台湾後,为了发展北投温泉观光并招待日本官员与旅客,当局逐步将陶瓷产业迁往邻近的莺歌。

莺歌拥有稳定的煤炭供应以及良好的水源与交通条件,适合作为烧窑业的新基地。

陶瓷业者陆续进驻,带动地方繁荣,使莺歌逐渐取代北投成为台湾陶瓷重镇。

而树林因位居矿区、陶瓷产地与台北之间的要道,成为货物流通与劳工往来的重要集散地,人声鼎沸不亚於今日的板桥、三峡、土城等周边市镇。

我诞生於昭和05年,民国19年,当时的台湾社会,正处於日本殖民统治下,制度严密,社会阶层分明。

我们一家五口人租住在树林镇上一间不足五坪的屋子,屋内昏暗,墙角积着灰尘,窗户小得只能透进一丝微光。

夜晚,屋外偶尔传来狗吠与远处火车的轰隆声,夹杂着街上稀稀落落的脚步声,彷佛整座小镇在黑暗里喘息。

读「公学校」二年级那年的一个清晨,寒气透骨。

我缩着身子站在家门口,两脚ch11u0踩在冰冷的泥地上,手脚已经冷得微微发抖。

身上只穿着一件有补丁的薄衬衫,冰凉的空气顺着K管往里钻,我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远处的山头还隐没在夜sE中,天际稍稍翻着鱼肚白,四下除了偶尔传来一两声公J的啼叫外,寂静得只听见自己轻轻的吐息化作白雾。

屋内两个年幼的弟弟还蜷缩在破旧的被褥里熟睡,其中一个隐约啼哭起来,很快又被母亲轻声哄了下去。

接着就听到母亲这样念着父亲,「其新啊!

你毋通整工蹛伫大桥下看热闹啦,家里的米缸仔又朗叮当,你也想一下办法!

」    父亲回道:「啧——你毋通整天g焦会傚念,我去桥下是yu打听佗位有较好的头路,不是你想的彼种啦,讲得我整天咧浪溜嗹,食闲饭喔!

」    母亲又不甘示弱地顶嘴:「都已经归半个冬咧,我是有看你做过啥物头路?

一天到晚拎一枝烟、蹲伫路口咧膨风!

」    父亲口气一沉,语带不满地说:「明仔载揪阿生斗相共,来去拖犁仔尬注一,加减赚一寡所费啦!

」    「阿生犹细汉,他甘有法度拖彼种粗工!

伊是你儿子,不是奴才。

」母亲急着护住我,声音中藏着一GU母X的焦虑与情绪。

屋内一阵沉默。

父亲晃晃悠悠走进房内,一,翻个身便不再出声,只留下那翻倒的瓦罐滚了几圈,咕咚咕咚地撞上桌脚。

不一会父亲转身走来房间门口,一脸倦容却语气强y地对我说:    「阿生啊,明仔载跟阿爸去山仔脚拖犁仔尬!

」    我迟疑地问:「什麽是犁仔尬?

」    父亲脸一沉,眼神严厉,喝道:「恬恬啦!

囝仔人有耳无嘴,明仔载较早起床就对矣!

」    他那语气毫不容质疑,如同冬天山风吹拂过来那样冷y。

推犁仔尬

从家里出发往南的山佳矿场淡盖煤矿坑现大丰二号坑,大概要走三十分钟,煤矿坑一天三班可运煤,早上06:00开始第一班,而送煤地点是山佳火车站,靠着火车将煤炭运往各地,我们如果动作快可以拉三趟,而淡盖煤矿坑道山佳火车站约1.5公里。

而学校在村口北边另一端,往学校方向有一段是沿着铁支路走,一直到树林镇前街後,才与铁支路分开而行,之後进到育英街再进巷子才是学校的位置。

所以从家里镇前街先到淡盖煤矿坑,然後运煤炭到山佳火车站两到三趟後再到学校,这几个地方,刚好绕成一个像是一个不规则三角形的路线。

大人骑脚踏车还好些,但像我这样年纪的小孩是一个T力考验。

而今天是我第一天帮忙父亲用犁仔尬到矿区去运载煤碳到村口来卖给碳商的日子。

父亲低着头,早已在院子里把那辆犁阿尬准备好。

犁阿尬前端拴着一条粗绳,他将绳索套在自己肩上,就像套上牛轭一般。

昏暗中,我看见父亲高大的背影在微光里显得模糊不清,他回头粗声喝道:「还愣着做什麽?

不会过来斗相共!

」我赶紧小跑上前,双手扶上车尾。

「走了!

推一下」父亲低吼一声,身子向前一拉开始发力。

我将手放在车子尾部的挡板上轻推车子。

犁阿尬的轮子碾过门前的碎石路,发出轻微咯吱咯吱的声响,在清晨宁静里奏起送炭的节奏。

犁阿尬空车的时候算是好推,但是我开始担忧待会儿载满煤炭!

不知会是何等状况,我心头不禁发憷,但脚下不敢有半分迟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