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站设为首页
收藏历瞬小说

历瞬小说

首页 书架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366章 无令不得出战!

第366章 无令不得出战!(1 / 2)

宁远城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他们守住了!他们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

姜淮站在残破的城头,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敌军,以及城外遍布的八旗尸体和破损器械,缓缓将染血的宝剑归鞘。

他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和更深沉的忧虑。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女真元气未丧,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无论如何,“宁远大捷”的消息,如同一声春雷,震撼了整个天下!

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明军屡战屡败,丧师失地,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捷!而且是在野战中击退了努尔哈赤亲自率领的主力!

捷报传至京城,举城沸腾!皇帝狂喜,下旨褒奖,封姜淮为太子太师,荫及子孙。

朝中所有质疑、诽谤之声,在此刻都烟消云散。

姜淮的声望,达到了人臣的顶峰!他成了帝国名副其实的“北门锁钥”,危难中的擎天之柱!

然而,只有姜淮自己知道,这胜利的背后,是国库近乎枯竭的支撑,是朝中依旧存在的掣肘,是百废待兴的辽东。

以及一个虽受重创却并未远去的强大敌人。他望着北方,目光穿越山河,知道自己的使命,还远未结束。

……

宁远城头的硝烟尚未散尽,捷报已插着翎羽飞向京城。

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姜淮,却比任何人都清醒。他站在城垣上,俯瞰着城外狼藉的战场和远处女真大营撤退的烟尘。

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唯有深不见底的疲惫与愈发沉重的责任。

惨胜的代价,宁远守住了,但守军伤亡惨重,老将满桂等一批中坚将领血洒城头,精锐家丁折损无数。

城墙多处破损,火炮急需补充弹药和修复,整个防线如同一个刚刚经历重创、需要休养的巨人。

财政的深渊,为了支撑此战,姜淮几乎耗尽了他所能调动的所有资源,江南海商的垫款、辽东本地的搜刮已近极限。

朝廷的封赏更多是荣誉性的,实质性的钱粮支援依旧遥遥无期,甚至因“已获大捷”的错觉,户部反而开始暗示可削减辽饷。

努尔哈赤之死与新的威胁,不久,秘密情报确认,努尔哈赤因宁远之战的炮伤,或愤懑交加,在返回沈阳后不久疽发身亡。

消息传来,明廷上下欢腾,认为心腹大患已除。

唯有姜淮紧锁眉头,他对麾下心腹道:“努尔哈赤虽暴虐,然能统合诸部,其子皇太极,隐忍多智,恐更为难缠。我等切不可因敌酋更替而松懈!”

果然,皇太极即位后,一改其父强攻策略,展现出更为灵活的手腕。

议和的试探,皇太极多次派遣使者,携带礼物至宁远,言辞恭顺,表示愿与黔朝议和,互市通好。

这并非真心求和,而是缓兵之计,意在麻痹黔朝,争取时间巩固内部、化解矛盾,同时也在黔朝朝堂上制造“边患已息”的假象,以此离间、孤立姜淮。

绕道入塞的升级,皇太极不再强攻宁锦防线,而是充分发挥蒙古盟友的作用,数次大规模绕道蒙古,突破长城薄弱处,深入京畿、山东等地,如入无人之境。

大肆劫掠人口财物。此举一箭双雕:既补充了自身实力,又沉重打击了黔朝的腹心之地,每一次都能在朝野引发巨大恐慌和对姜淮“纵敌深入”、“劳师无功”的指责。

皇太极的策略,精准地命中了姜淮的软肋,朝堂之上的政治环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