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开国百年,四位君主,几乎个个都果断狠厉。
先帝虽被世人盛赞明君,却也做出过坑杀凉人七万俘虏之事。
孝仁宗性子温和,最自得之事便是被子民盛赞的“仁”之一字,听了唐知味的话,满意点头。
“爱卿言之有理,着佟明今去查一查,证据总要落到实处,才能教世人心服口服”。
所谓近朱者赤,自从天天和霍二爷一起厮混后,唐知味整个人都懒散了。
这次却难得的没有偷懒,亲去寻佟明今传达了圣意。
佟明今自是感恩戴德,唐知味又略提了一件事,“年前我在兵部盘了下帐,发现这些年送往西北军的粮草有些问题。
不如,我先去安家探一下虚实,再告知大人,大人行事也有个章程”。
佟明今自是分得出好歹的,再次道谢不提。
唐知味便约上了霍幼安一起往安府而来,开门见山提了粮草之事,向安老爷索要安北这些年来写的家信。
安老爷听说涉及到许尚书之事,不敢隐瞒,将安北写的家信,并送回物品的清单都拿了出来,赔笑道,“西北清苦。
我儿大部分食禄都补贴在了军中,绝无贪赃枉法之事,还请两位大人明鉴”。
唐知味笑着摆手,“本官是来查兵部账目之事,霍指挥使是听闻安大将军自创一套斩马刀。
想要见识一番,便一起来看看,与唐某的差事无关”。
唐知味来办差,还带了好友来见识斩马刀,看来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安老爷稍稍放了心,殷勤道,“犬子戍守边疆,轻易不得回京,因此留个副将在家中教导幼子。
那个副将应当会斩马刀,安某这就叫过来”。
唐知味笑道,“将安小公子也一起请来罢,我们既然上门了,总也得给个见面礼,他日安大将军才不会怪我们失礼”。
唐知味将所有的信件、清单仔细看过两遍后,副将带着安以宁来了。
安以宁十来岁的模样,穿着朱红色的薄袄,眉心点了颗朱砂痣,漂亮得跟个女娃娃似的。
他生得漂亮,却与乔氏并不相似,是像了他的父亲。
世人皆知安大将军勇武善谋,却鲜有人知道,勇武善谋的安大将军年少时也曾是个能惊艳当朝皇后的美少年。
唐知味不自觉绽开一个笑来,“像他的父亲”。
乖乖巧巧行礼的孩子抬起头来,眼中有光彩闪过,又迅速低下头去。
看来很不满意他说他像父亲啊!
唐知味嘴角笑容加深,“那股子劲儿也很像”。
跟小狼崽子似的。
安老爷不知道唐知味什么时候见过安北,也不敢深问,凑趣道,“宁哥儿也在学斩马刀,回头也露两手给两位大人瞧瞧”。
威远侯府是孝仁宗所赐,拿到手后,安老爷用最快的速度推平了两个院子,做了大大的跑马场,可以兼做演武场,以彰显安家更换门庭,成为武将之家的身份。
跑马场上,副将以草马草人为靶,一刀劈马腿,一刀砍马脖,再回手一刀掀翻草人。
看似简单的三刀,大开大合,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力气斩马杀人,精妙无比,极适合用于和擅长马背上作战的匈奴作战。
唐知味鼓掌叫好,觑着霍幼安眼中的光彩笑道,“唐某是个外行人,只觉这斩马刀法好是好,却也简单易学,如果被匈奴人学去了,岂不是大害?”
副将慨然道,“不怕他们学,大将军说了,程咬金的三板斧,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的。
光学其形,不能学其神,学个花架子,只会贻笑大方”。
唐知味挑眉,目光顿时变得意味深长起来,“那想必你们安大将军也教你们怎么应对只得其形,不得其神的斩马刀法了。
不如,你陪霍指挥使练一练?”
霍幼安身着三品武将官袍,绮年玉貌,额束抹额,丝带翩飞。
正中镶着一枚皎白的东珠,足有龙眼大小,六枚稍小的珍珠呈拱卫之状散落在侧。
俊俏金贵的小白脸儿,年纪轻轻位列三品,定然是家族荫蔽!
就看了一遍,就能学会他们大将军亲创的斩马刀?
副将垂首抱拳,“指挥使大人指教,还是用木刀代替,免得误伤”。
误伤?
误伤谁?
误伤了绮年玉貌的指挥使大人自己吗?
唐知味忍笑,“的确,不过是练练手,伤了人,伤了马,都不好,指挥使大人就用木刀吧”。
很快,安以宁平日练习的木刀就被取了来。
霍幼安将怀中抱着的剑扔给唐知味,接过刀颠了颠,又挥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