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有个眼光独到的儿媳妇,做服装生意是再适合不过。只要进货的时候带着容媚一块儿前去替自己掌掌眼,这回来的衣服完全不愁卖不出去。一个月八十块的租金贵吗?那肯定是不便宜的,这都能比上大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了。更不用说还需要进货的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投资。如果刘蓉一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那她绝对不会有这魄力。就像陈春兰一样,宁肯自己辛苦一点,也不会花钱租个铺面。但刘蓉不一样,过去家里本就是经商的,自然是懂得钱生钱的道理。只要经营得当,她知道绝对亏不了,一个月投八十的房租进去,拿回来的钱可能就成了一百六,更甚至百,七八百这八十块能创造出来无数个可能性。容媚想了想,和刘蓉探讨商量起来,“既然是卖衣服,那我觉得前进街那家也可以,地儿大,收拾装修一下,到时能挂的款式也多。”阳岐街的那间地段的确好,人流量大,但四十个平方的面积有限,能挂的衣服款式自然就有限。刘蓉惆怅的叹了口气,“那间是更大,但那地段、人流都没有阳岐街的好。”她这也不是没想过。前进街的是要大些,如果她手里的钱足够宽裕,那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进街的铺子。如容媚所说,到时就能挂更多款式的衣服给顾客挑选,但这也就意味着要拿更多的钱去进更多的货了。风险更大。她要想求稳,那选择阳岐街那间肯定是最稳妥的,地段人流都是上佳的选择。刘蓉内心的担忧容媚多少能猜中几分,但她依旧觉得前进街的那间铺面更合适。“酒香不怕巷子深,位置是没有阳岐街那么热闹,但人流量是可以靠口碑、货品吸纳的,只要咱们在衣服质量、款式、价格上都能把好关,生意差不到哪里去的,至于投钱的事咱们回去和南叙一块儿商量一下。”而且没那么多钱也不要紧,思维转换一下,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本钱的。她有办法。不过这办法还得要周南叙点头后才能执行。听到容媚这么说,刘蓉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答应了。“行,咱们回去再和他商量一下。”虽然部队里不制止家属干个体,但这事还得和儿子一块商量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商量着来。于是婆媳两人回了家。晚上。有了刘蓉在,周南叙就几乎没怎么进过厨房了,都是下班回来吃现成的。刚进门,刘蓉就让他去洗手吃饭。周南叙换了鞋,走到容媚身边,小声问着她,“你和娘今天去市里看得怎么样了?”昨天婆媳两人剃头挑子一头热,说是要去城里找找挣钱的项目周南叙能拦着吗?根本拦不住,婆媳两人聊得高谈阔论,一道一道的,别说拦,他连嘴都插不进去。容媚踮脚凑近他耳朵边笑嘻嘻的小声道,“有头绪了,回来和你商量一下。”周南叙脸上有片刻的错愕。要跟他商量了?昨夜两人说小话的时候,某人怎么说的来着?‘娘这事你就别管了,她想挣钱那就让她去挣,不然她在这里也闲不住,又得想着回哈市种地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大嫂那损色样儿,娘到时又得顾全大哥和大宝,有苦自己往肚子里咽。她向来报喜不报忧的,这么多年给你写信从来没向你抱怨过大嫂在家里是怎样对她的吧,反正我是想让娘留在这里的。所以?看了眼桌上的三菜一汤。明明就和以往一样很家常。可周南叙仍旧觉得背上有点发凉双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等待开饭(商量)。刘蓉将饭盛好递给周南叙。又给容媚和自己各自盛了一碗。坐下身来,开口对着周南叙道:“我今天和你媳妇儿去市里转了一半天,看了不少的铺面,就瞧中了阳歧街和前进街的两间铺面,阳歧街的那间四十个平方左右,前进街那间快一百了,两间铺面的房租都大差不差,一个月八十,我打算租过来做服装生意,你看觉得哪间更合适些?”这两条街周南叙当然不陌生,热闹肯定是阳歧街更热闹,做生意,肯定是要选择热闹的地方了。所以。“我觉得”阳歧街三字还未说出口。容媚,“我觉得前进街的那铺子不错,做服装生意很不错,虽然地段差了点,但面积够大,房租也实惠,能够挂不少衣服,稍微装修一下,再进点货,立马就能开门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