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有点不当不正,但刚好供销社里人不多,几个售货员正凑在一起闲聊。
沈穗穗目标明确,径直走向副食品柜台。
先是称了两斤品相最好的红枣,又买了一包红糖,这是给二叔二婶带的,林场条件艰苦,这些东西能补补身子,是她空间里没有的。
接着,她转到日用品区,买了两条新毛巾、想了想,又添了两盒蛤蜊油,这就是给她自己准备的了,林场风大,这玩意儿护肤防皲裂最实在。
沈穗穗的大手笔很快引起了售货员的注意,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女售货员态度热络了不少。
“同志,还需要点啥?我们这新来了点麦乳精,可是紧俏货。”
沈穗穗摇摇头,空间里有成人奶粉更好,没必要在这里浪费票证。
她的目光扫过出售布匹的柜台,随即问道:“你们这儿,适合做秋冬衣裳的布料都是哪些?”
听她问布,售货员还有些失望的神色,立刻来了精神,引着她到布料柜台前。
“同志你看,这是新到的确良,厚实挺括,做外套最好!这是卡其布,耐磨,干活穿合适。这种是灯芯绒,今年可流行了,做条裤子穿又暖和又时髦……”
沈穗穗仔细摸了摸布料的质地,心里快速盘算着。
随后指着深蓝色的确良和灰色的卡其布说:“这种的确良,给我扯够做两身衣裳的。灰色的卡其布,要够做两身成年男人的。”
她又看向一种枣红色带暗纹的棉布,觉得小老太穿着显得精神。
“这种红布,要一身的量。”
最后,她指着一匹军绿色的厚棉布:“这个,要够做个半大小子一身半的。”
铁蛋正在长身体,得做大一点能多穿些时日。
这一连串的报出来,分量可不轻,旁边的售货员都听得咋舌。
“姑娘,这一身衣服都是按正常体量算么?”
手上这么富裕,家里竟然没个胖子?
沈穗穗点头:“对,按正常体量算,顺便再来几团毛线……”
售货员手上算盘打得噼啪响,态度愈发恭敬。毕竟这年头,能一次性买这么多布的人家可不多见。
沈穗穗眼都不眨地付了布票和钱,在售货员们羡慕又好奇的目光中,抱着沉甸甸的一摞布料走出了供销社。
买完布,下一步就是找裁缝。来了县城这么多回,多少了解一些,沈穗穗拐进一条胡同,比供销社的热闹,这里清静许多,只有几只麻雀在墙头叽喳。一家门脸不大的裁缝铺就在胡同中段,门口挂着个半新不旧的木头牌子。
推开虚掩的店门,铺子里光线有些暗,但收拾得井井有条。靠墙立着几个架子,挂了些做好的成衣和等待加工的布料。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傅正坐在窗边的缝纫机后,伴随着“哒哒哒”有节奏的声响,专注地踩着踏板,手中的布料均匀地向前移动。
沈穗穗说明来意,把家里几个人的尺寸留下,交了定金又约好时间,这才准备往家走。
回到家,沈穗穗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和必需品打包好,就去个三五天,也用不着太多。再说什么需要,还有空间呢,这些放外边意思意思得了。
刚收拾妥当,宿舍门外就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
是她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