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跟您借点钱。
张婶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是不是为了新农合的钱?
根生点点头,脸更红了:嗯,村里催得紧,月底前必须缴清,可我家现在实在拿不出钱。
我保证,等我爸寄钱回来了,我马上就还您。
张婶叹了口气:根生,不是婶不帮你,你也知道,婶家两个孩子上学,开销大,我手里也没多少钱。
这样吧,我先给你拿两百块,你先凑凑,剩下的你再想想别的办法。
根生连忙道谢:谢谢张婶,太谢谢您了。
张婶从口袋里掏出两百块钱,递给根生:拿着吧,别跟婶客气。
你妈身体不好,新农合可不能断,万一再犯病,没报销可就麻烦了。
根生接过钱,紧紧攥在手里,钱上还带着张婶的体温,让他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这两百块钱对张婶来说也很重要,但张婶还是愿意帮自己。
张婶,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快还您的。
根生郑重地说。
不急,等你有了再说。
张婶笑了笑,行了,你赶紧干活吧,我也去收玉米了。
张婶走后,根生拿着那两百块钱,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两百块钱远远不够缴新农合,还需要七百块。
可村里的邻居们日子都不好过,他实在不好意思再去借钱了。
他重新拿起镰刀,继续收割玉米。
可手里的镰刀仿佛变得更重了,每割一下,都要花费更多的力气。
他看着手里的两百块钱,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赚到钱,把欠张婶的钱还上,还要缴清新农合,让母亲能安心治病。
中午的时候,根生把割下来的玉米穗装了满满两麻袋,他把麻袋扛在肩上,往家走。
麻袋很重,压得他肩膀生疼,每走一步,都要晃一下。
走到村口时,他看见村医背着药箱从村里走出来,村医看见根生,停下脚步,冷冷地说:根生,你妈那医药费什么时候给?
我这药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根生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他低下头,小声说:李医生,再等等,我正在凑钱,过几天一定给您。
村医撇了撇嘴:等?
我都等你一个月了,再等下去,我这药铺都要关门了。
你要是实在没钱,就别给你妈拿药了,省得浪费钱。
村医的话像一把刀子,扎在根生的心上。
他知道村医说的是气话,但他还是很生气,也很委屈。
他想反驳,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村医说的是实话,他确实没钱给母亲拿药。
李医生,我一定会尽快给您钱的。
根生咬着牙说。
村医没再说话,背着药箱走了。
根生看着村医的背影,心里既生气又无奈。
他知道,他不能怪村医,村医也要生活,可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没有药吃。
回到家,根生把玉米穗倒在院子里,然后去厨房烧水。
他想给母亲煮点玉米糊糊,可打开粮缸,却发现里面只剩下一点点玉米面了,最多只能煮两顿。
根生的心一下子就凉了,他没想到,家里的粮食已经这么少了。
他坐在厨房的门槛上,看着空荡的粮缸,心里充满了绝望。
他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